股票入门基础知识。
股票学习网
搜 索

分红率高的股票好吗

2025-07-11
52

分红率高的股票好吗?3万亿元历史性分红盛宴背后,高股息股票正悄然重塑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逻辑。高盛最新报告预计,2025年底中国在岸和离岸上市公司将派发共计3万亿元股息,创下历史新高。这一数字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也折射出中国资本市场生态的深刻变革。


在政策引导和市场自发调整的双重作用下,A股上市公司分红水平显著提升。2024年新“国九条”推动资本市场进入“重回报”新阶段,通过建立分红与减持挂钩的约束机制,对有能力但分红比例连续三年偏低的公司实施ST警示。


01 高分红时代,政策驱动下的市场变革

政策工具箱精准发力,激励与约束并举。除了对“铁公鸡”企业的惩戒,监管层还简化了中期分红程序,推动春节前分红。


效果立竿见影。政策实施首年,A股平均股利支付率升至37.78%,1277家公司股利支付率超过50%,上市公司合计派现2.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更令人鼓舞的是,市场已形成“优质企业—稳定分红—估值提升”的正向循环。目前全市场共有336家公司提前披露2025年中期分红安排,同比增加155%。


企业经营质量提升为高分红提供了坚实基础。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上市公司现金储备超18万亿元,33家公司分红金额超百亿元。


02 价值与收益,高分红股票的投资魅力

在低利率环境下,高股息率资产的吸引力显著增强。2024年,沪深300股息率最高攀升至3.58%,已显著高于一些经济体国债收益率。


这一变化引发了市场资金结构的重大调整:


2024年红利指数基金规模同比增加一倍多,险资、养老金增配高股息标的趋势显著1。


约四成投资者偏好稳定分红、高比例分红的公司,超八成基金经理表示选股时更关注分红因素。


外资通过沪深港通增持高股息标的规模同比翻番。


高分红股票改变了投资者行为。定期多次分红形成“股票工资”效应,降低了短期交易频率。中长期资金对一年多次分红企业的持仓周期平均高于一年一次分红的公司20天,长期稳健的投资习惯逐渐形成。


03 甜蜜陷阱,高分红股票的投资风险

高股息率并不总是投资价值的保证。历史经验表明,当股息率冲到7%时,接下来三个月股价可能跌去25%。高股息率有时是股价下跌造成的假象。


银行股作为高分红代表,其核心指标净息差已跌至行业平均1.7%的警戒线。尽管多只银行股年内收益超35%,狂欢背后需要冷思考。


今年涨得最猛的银行股往往是去年跌得最惨的,这种现象通常是行情末期的“补涨陷阱”。四大行股价创新高的同时,北向资金却在悄悄减持,类似2023年的“中特估”行情。


主动权益基金对银行板块的配置比例不足4%,比基准低配近10个百分点,意味着这些资金只是在规则下被动选择了银行股。


04 行业选择与投资策略,如何布局高分红股票

不同行业分红能力差异显著。公用事业、高端白酒及商业银行三大板块因各自特性成为高分红的代表:


电网运营商区域垄断属性确保现金流稳定,过去八年平均分红比例达49%。


白酒龙头企业凭借产业链高定价权维持现金分红比率稳定在51-63%区间。


具备净息差优势的头部银行形成利润总额20-30%的年度分红体系。


煤炭行业股息率全市场第一。即使在煤价下行背景下,多数重点煤炭公司2023年股息率仍维持高位7。据分析,即使煤价均价回调至800元/吨,煤炭板块仍是股息率最高行业,其中中国神华股息率6.3%,两家公司股息率超过9%7。


投资策略方面,可采用三级筛选法:


第一级设定ROE稳定在10%以上。


第二级选择连续五年现金分红频率及分红绝对值双增长。


第三级引入DCF模型对企业剩余价值贴现测算。


普通投资者可考虑配置红利指数基金,如易方达中证红利低波ETF联接基金年内回报超8%,凭借“高股息+低波动”双因子策略在震荡市中表现优异。


仓位管理可采用“三三制”:3成银行ETF做底仓、3成现金备用、3成机动仓位做波段,单只银行股不超过10%。


银行业分红总额已突破5000亿元,建设银行以1007.54亿元的分红金额拔得头筹。煤炭板块即使煤价下跌至800元/吨,中国神华股息率仍可达6.3%,部分企业甚至超过9%7。


市场正在形成一种新生态:投资者开始习惯像领取工资一样领取“股票工资”,四成投资者明确偏好稳定分红的公司,八成基金经理选股时将分红作为重要考量。

Copyright©2025-2026 股票学习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2025082669号-1

0.045533s